编者按
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以卫星、无人机、飞艇等天基平台或临近空间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将各类空间平台和地面网络一体化互联,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功能。
(相关资料图)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启动,开展了长达8年的攻坚克难,并完成结束评估。
该重大研究计划全面完成了既定任务,使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相关领域实现快速发展,研究水平从跟踪并行提高到部分成果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把实现手机无线通信的基站搬上天,构筑覆盖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信息“天路”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关注的热点。在这一领域,我国科学家超前布局,率先提出通信、遥感、导航三大功能一体化、网络化的大胆设想。
自2013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支持下,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协同作战,瞄准信息网络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长达8年的攻坚克难,并完成结束评估。
业内专家认为,在该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科学家们发展出原创的空间网络及空间信息传输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提升了我国空间信息网络发展水平。
超前布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手机依靠基站接入互联网,基站通过数据高速传输实现各式各样的通信和社交功能。然而,在远洋航行、应急救援、深空探测等特定场景下,由于地面基站不够用,手机无法实现联网。
对此,科学家脑洞大开:把基站搬上天,信息服务能力就能得到极大提高,人就不会失联。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一系列“空间信息网络计划”,尝试开展一些演示验证,主要依靠卫星实现天基网络的通信。
早在2005年前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带领一批专家在国内率先提出通信、遥感、导航三大功能一体化、网络化的设想。
“对于天基网络要传输哪些信息,一开始,专家们的设想不只局限在通信上,还包括多媒体、传感器的信息等。”近日接受采访时,该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告诉《中国科学报》,“我国科学家提前洞见了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经过长期研讨,科学家们提出了“空间信息网络”的定义。他们认为,空间信息网络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它以卫星、无人机或飞艇等天基平台或临近空间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将各类空间平台和地面网络一体化互联,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功能。
科学家们的共识是,只有从基础研究做起,改变这一领域无普适模型、缺乏理论体系的现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把基站搬上天的大胆设想。“我国也要在空间信息网络领域超前布局,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力争在空间信息网络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龚健雅表示。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重大研究计划“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旨在突破空间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的诸多科学难题。酝酿8年、执行8年,共16年时间,该重大研究计划全面完成既定任务,达到预定科学目标,使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了从跟踪并行到部分成果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快速发展,对此,专家们深感自豪。
成果丰硕
在该重大研究计划实施之初,科学家们群策群力,凝练出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即“空间信息网络模型与高效组网机理”“空间动态网络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空间信息稀疏表征与融合处理”。
这三大关键科学问题紧密相连,具有一脉相承的清晰逻辑关系。简单地说,第一是如何构建动态网络,保证卫星、无人机等空间“基站”之间联通;第二是这些基站之间如何进行高速传输;第三是对于基站获得的大容量遥感数据如何进行智能处理与高倍压缩,以便用户能够实时使用。
在该重大研究计划实施的8年里,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协同作战,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进行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提出动态网络建模和容量计算、空间动态组网机理和协议、网络体系结构和管理控制等理论与技术,空间网络新型编码和调制、空间动态链路的高效传输、空间网络多波束多址接入等理论与技术,在轨空间数据的实时感知认知和智能遥感影像服务的新理论,并应用于我国高分、资源、遥感等三大系列卫星影像处理系统。
在该重大研究计划实施中,学科交叉在科学研究中得到高度重视。龚健雅介绍,主要涉及信息、地球与数理学科的交叉。
例如,在地球与信息学科的交叉中,研究人员将地球科学中的卫星遥感、导航定位等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中的动态组网和高速传输等优势相结合,极大提升了地学信息的时效性和气象观测及灾害预测的精确性。
而在数理与信息学科的交叉融合中,研究人员将物理学中的太赫兹高速调制器件设计、太赫兹相位调控与信息学的太赫兹传输理论相结合,使得当时国际最快调制速率提高了1个数量级,在空间太赫兹波透射式相位调控问题上实现了原理性突破。
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该重大研究计划实施期间,科学家共发表论文超过3000篇,获得国际相关学术奖23项。
不仅如此,更令科学家们感到欣慰的是,多项基础研究成果“上了天”。“对于通信,因为目前天上没有网络,我们最初的计划只是想提出理论,在地面开展验证。”龚健雅说。随着项目的推进,他们对基于基础研究的解决方案把握越来越大,开始面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寻找卫星试验的机会。
没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抛来橄榄枝。“‘北斗’的专家告诉我们,尽管‘北斗’是导航卫星,但有一些卫星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希望采用一些先进的通信技术,便同意我们在‘北斗’上开展试验。我们最终获得成功。”龚健雅表示。
此外,2023年1月发射的“双清一号”科学实验卫星也是计划外的产物。龚健雅介绍,科学家们对遥感影像稀疏表征与融合处理难题的技术突破引起了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的兴趣。该公司与其他单位主动提出合作意向,完成卫星的设计、制造和发射。目前,这颗卫星已经作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全国科研单位提供开放式卫星在轨实验验证环境。
项目研究的经历让科学家们坚信,只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足够先进、高效、可靠,应用单位才会敢用、能用并且想用。
组织保障
该重大研究计划实施期间,指导专家组、秘书组与管理工作组互相配合、通力合作,为各个项目取得科学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总体而言,指导专家组的工作始终贯彻“两个结合”原则,即“顶层设计的目标导向与科学家自由探索相结合”“遴选新项目与整合集成在研项目相结合”。据悉,指导专家组在项目指南拟制,组织学术交流会、集中研讨、调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龚健雅坦言,指导专家组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的原生文化下,如何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大型研究。对此,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从基础理论创新阶段开始,指导专家组就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细致地参与方向布局,发挥好“舵手”的作用。
“在讨论一个支持方向时,我们指导专家组都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正在承担课题的科学家一起先开两三天的会,讨论这个课题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方向。”龚健雅回忆说,“大家形成一些想法后,由我们指导专家组召开闭门会来决定未来支持的方向,我们会随时监控这些方向进展的状态。”
同时,该重大研究计划还通过年度学术论坛、遥感影像解译大赛、专题组织交流等形式,不断牵引各个课题组围绕既定目标开展工作,把指导专家组的主张、意图传递、贯彻下去,探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的研究组织模式。
有了指导专家组的严密部署,科学研究朝着既定目标一步步不断推进。据了解,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13—2016年为第一阶段“基础理论创新阶段”,主要任务是围绕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及时部署目标需求导向研究工作,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017—2018年为第二阶段“关键技术突破阶段”,通过项目布局建立空间信息网络模型,形成信息传输理论与方法,构建信息表征与处理方法体系,同时突破相关关键技术,形成基本的算法库和仿真测试平台;2019—2021年为第三阶段“集成演示验证阶段”,进一步完善仿真测试平台,完成集成演示验证,重点进行项目和成果的集成升华。
同时,除指导专家组的努力外,一个具有学术认知力和科研组织力的强大秘书组团队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与指导专家组配合的管理工作组负责对该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进行总体审核、协调及组织评估。他们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对项目资助进行规范操作和管理,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
面向未来,科学家们信心满满,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已经得到突破的今天,我国已准备好绘就“空间信息网络”蓝图的关键技术,信息“天路”梦想指日可待。
关键词:
- 瞄准前沿 构筑信息“天路”
- 什么是位移电流(凸轮控制器与电阻器怎么接线)
- 行业组织敦促LME抵制禁止俄罗斯铝的呼声
- 王大雷社媒庆祝3-0胜国安:酣畅淋漓!WE ARE ONE
- 办精彩盛会 展城市风采(大运聚焦)
- 早间重要公告汇总
- 汽车早报| 起亚二季度营业利润率超特斯拉 奥迪品牌中国市场上半年交付量接近33万辆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31.19亿元
- 中信证券:银行板块或从快速反弹步入稳定表现期
- 海通国际发布宁德时代研报:23Q2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拓展取得显著突破,新技术和储能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 m是什么属性(m表示是什么意思?)
- 北京今日仍有大到暴雨 西部地区或现大暴雨
- 土耳其说在叙西北部消灭12名库尔德武装人员
- 暴雨红色预警!强降雨天气持续 多地升级应急响应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等六方面任务
- “智慧大脑”精准指挥交通,硬核设备助力场馆建设——江苏科技力量赋能成都大运会
- 奥迪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342亿欧元 同比增14.4%
- 盐城工会开展产业工人子女关爱营系列活动
- 桓台县美食
- 【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民族管弦乐交响组曲《蒙古马》乘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