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推荐 >
雄韬股份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7-30 16:23:22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资料图片)

(原标题:雄韬股份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雄韬股份(002733)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电源、新能源储能、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涵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大品类,另外公司布局钠离子电池。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自主品牌模式和ODM模式,ODM模式由公司根据客户的规格和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销售的产品使用客户指定合法的品牌商标。报告期内,公司在一直努力推行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公司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为通讯、电动交通工具、储能、电力、UPS、IDC数据中心等行业领域的客户,提供完善的电源产品应用与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基于铅酸电池产品逐渐被锂电池产品取代的时代背景,公司会主动引导原有的铅酸需求用户向锂电池方向转移,但是铅酸目前作为为公司提供最大收入的业务板块,公司依旧会牢牢把握铅酸电池业务。锂电池业务作为公司近年来的利润主要增长点,公司一直在大力开拓锂电池下游新客户,除部分客户为原有铅酸电池业务客户转化外,锂电池板块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新开拓的客户。未来公司将在稳定原有铅酸业务板块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拓展公司锂电池业务板块的产品及客户资源,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提供动力。公司是京山落实荆门市“十四五”规划,争创全国氢能源产业示范市,重点招引的“回归经济”领军企业。公司与京山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公司湖北锂电二期建设依照计划推进中。湖北雄韬锂电将作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为雄韬集团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氢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已实现在氢能产业链上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相关零部件主要包含: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及膜电极,其中公司燃料电池电堆搭配雄韬氢雄、杭州氢途等国内相关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同时与国内知名乘用车车企联合开发合作。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同国内知名车企进行合作。公司产品涉及车型广泛,有公交车、重卡、物流车、环卫车等车型。同时,公司也在通信基站、叉车系统、乘用车、工程车辆、港口机械、无人机和船舶等领域积极布局,应用于船舶的氢燃料电池基本成熟,目前正在寻找和匹配合适的应用场景。

公司在深圳、武汉、大同、广州、阳泉及青岛等地投资设立子公司推进氢能产业,现拥有标准实验与检测中心4座,直接投资产业链企业9家,合作产业内研究机构5家,参与研制多款氢燃料电池整车,拥有70余项氢燃料电池整车公告,搭载雄韬燃料电池系统及电池电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超450余辆,行驶里程已超过2000万公里。其中由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雄韬氢雄以及雄韬氢瑞分别生产研发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之路,成长为中国蓄电池行业外向型企业的领导性力量。公司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科研实力雄厚。主导产品均以自主创新开发为主,产品涵盖密封铅酸、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四大品类;密封铅酸蓄电池涵盖AGM、胶体两大系列,锂离子电池涵盖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大系列;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和深圳市科技资助项目。公司先后评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民营企业50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民营领军骨干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殊荣。公司多次荣获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创新奖。 1、公司以技术创新和UPS解决方案为主,配套服务为辅。将在若干市场前景好、集团有良好客户基础或能把握业务关键成功要素的领域实现高度专业化经营,通过沿价值链的前伸后延和配套服务等新手段的运用,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面增值服务,最终成为一个UPS行业领先的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公司推出的REVO系列采用雄韬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倍率LFP电芯,最大可支持30C放电,高倍率放电效率≥92%,循环次数高达4000次以上,使用寿命长达20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性BMS系统,集成智能云平台,倡导“预防为主、精准管理”的预测性运维管理理念。可准确估测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实时监测电池系统的工作状态;具备单体均衡、模块均衡、交互式环流和主动均流等多种均衡管理功能,确保电池系统运行一致性。 2、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工作。公司于1999年7月首次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公司及其下属电池制造企业均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内,武汉氢雄通过IATF16949认证,大同氢雄、雄韬锂电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公司主导产品取得了相关进口国的产品认证和相关供应商认证。公司先后获得过美国UL认证、欧盟CE认证、德国VDS认证、电池指令、国际IEC检测合格证、欧盟RoHS认证等国际认证;获得泰尔认证、金太阳(300606)认证、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认证等国内认证;通过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认可,充分证明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3、立足于新能源和相关服务领域,通过业务延伸和战略投资,形成以新能源产品营销以及解决方案相关服务为主营业务,兼具新能源产品研发和制造功能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实体。 4、公司拥有强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通过整合海内外生产基地,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满足客户及时交付,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及客户粘性。公司在海外办事处发展迅速,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动力(300152)。 5、公司把氢燃料电池视为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已实现在氢能产业链上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相关零部件主要包含: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及膜电极,其中公司燃料电池电堆搭配雄韬氢雄、杭州氢途等国内相关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同时与国内知名乘用车车企联合开发合作。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同国内知名车企进行合作。公司产品涉及车型广泛,有公交车、重卡、物流车、环卫车等车型。同时,公司也在通信基站、叉车系统、乘用车、工程车辆、港口机械、无人机和船舶等领域积极布局,应用于船舶的氢燃料电池基本成熟,目前正在寻找和匹配合适的应用场景,预计不久将会应用在船舶上。 公司氢能一直致力于新型电堆结构和材料的开发,在丰富的铅酸研发经验中汲取灵感,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纸电堆研发。预计公司推出的纸电堆使用的是碳纤维双极板,将具备以下这些优势: ①更高的体积功率密度,将达5kW/L,远高于同行30%,有利于电堆在整车上的布置,特别是对于小体积的乘用车。②更高的质量功率密度,将高于3.5kW/kg,有利于提高整车的有效载荷和降低燃料消耗,协同电堆系统降低3%的氢耗,同时为车辆提供更强的动力。 ③在超低温环境下适应性良好,在-30℃低温环境下仍能够顺利启动,令车辆畅行雪地。 ④寿命长,可达20000h,性能更稳定,运维成本更低。 ⑤可靠性高,将通过专业的正向仿真技术、多方面多维度测试数据、严格的过程控制等技术与工作,保证电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使用户用得安心、用得放心。 除了探索新材料,公司也在加快目前产品技术的升级迭代,例如A系列石墨堆,目前已经实现批量生产交付的是3.5kW/L功率密度的A1石墨堆,新一代A2石墨堆也已经开发完成,产品额定功率150-200kW、体积功率密度4.5kW/L,目前工程样堆已进入验收阶段。 在发动机研发方面,公司发动机产品逐渐向一体化集成、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低氢耗方向发展。研究先进技术可作为公司技术储备,未来转化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技术具体如下: ①提升发动机效率:根据动态规划算法调整研究电堆控制策略,设定部件极限性能、风扇极限转速、阀门极限位置、电池极限压差、最慢响应速度等约束条件,实现最快的动态响应速度、最低的过程损耗及最长的系统寿命。 ②发动机及整车降氢耗研究:通过对降氢耗机理的研究,从提升电堆效率出发,开发自主引射器等核心零部件、优化发动机管路结构,优化系统控制策略,开发一体化控制器,同时在应用端通过氢锂联合仿真等手段,降低发动机及整车氢耗。 ③石墨板电堆自增湿:通过电堆流场设计、电堆阴阳极计量比试验设定、温度和压力控制,研究石墨板电堆自增湿方案。 ④无辅热低温启动:研究燃料电池仿真机理模型,推导数学模型,控制低温吹扫过程,结合燃料电池系统热量管理,制定低温启动策略。 ⑤电堆大数据监测和分析平台:大数据监测技术融合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寿命预测等功能于一体,利用大数据驱动电堆研发,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推理决策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堆的物理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并将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输入至推理决策系统进行模型训练,从而实现对电堆当下运行情况的估计,判断电堆此时此刻是否故障;模型训练的结果还可输入至寿命预测系统,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电堆整体的寿命估计,实现提前数百小时的监测,并利用预测的结果实现电堆整体生命周期的监测。 6、关于钠离子业务,公司参股公司“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古钠祥公司”)。基于锂电的成熟产业链,盘古钠祥公司于2022年于深圳建立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已建成扣电实验室、电解液实验室、电芯测试房、模组测试房、电芯试制线。现阶段已完成了钠离子电池体系及工艺验证产线,第一代钠电池产品的材料体系(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工艺路线已于2023年初完成内部评测,目前已经完成小批量试产阶段,即将准备钠电池产品中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铅及铅合金是公司生产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占生产成本60%左右,铅价波动对公司生产成本影响较大。针对主要原材料价格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对利润率的影响,公司与大部分客户建立了产品销售价格与铅价的联动机制,约定产品要求、定价原则、结算方式等基本条款,约定销售价格与铅价波动挂钩的条款。报告期内,铅价联动机制降低了铅价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公司产品利润空间基本稳定。但是,如果未来公司不能与大部分客户继续保持铅价联动机制,或者铅价联动的幅度和时间滞后于铅价的变动,则铅价波动会对公司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塑料、铜、硫酸等相关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会对公司的生产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2、环境保护及员工职业健康风险 公司目前的生产设备、环保设备、职业病防治设施以及本次募投项目的环保投入能够保证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公司一贯重视环境治理及职工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并执行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制度;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从污染源头降低污染物产生总量;建造车间环保除尘系统、厂区给排水和回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购置并运行湿式除尘器、酸雾净化塔、一步净化器、冷风机(环保空调)等设备,控制污染物对生产环境、周边环境及职工健康造成的危害。然而,如果公司的环保设备未能有效运行,有关安全生产、三废排放和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不能继续得到严格执行,可能会导致生产经营中的铅原材料外泄,危害周边环境及职工健康的情况。 3、汇率风险 公司一直积极坚持海外市场的拓展,海外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公司产品境外销售的比例较高,如果人民币升值会发生汇兑损失,给公司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上升的风险,公司积极采取增加结算货币种类、美元贷款、缩短销售回款期、销售价格与汇率联动机制等措施,以减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上述措施能够部分抵消和降低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若未来人民币保持升值趋势,公司仍将面临因人民币升值导致的营业收入减少和汇兑损失增加的风险。 4、境外经营风险 公司在越南设立越南雄韬,为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今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出现反复。公司如不能提前采取规避风险措施,将会面临政治风潮影响。此外,公司在香港设立香港雄韬,主要是公司的对外投资平台及部分业务平台;并由香港雄韬在比利时、美国德克萨斯州、澳大利亚悉尼及新加坡设立子公司,从事当地市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业务。作为公司重要的投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平台,公司境外子公司的设立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境外生产及销售业务拓展,但由于上述各国在法律环境、经济政策、市场形势以及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与中国的差异,也会为公司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同时,因上述各国在经济法规及相关经济政策方面与中国存在较多差异,如上述各国经济形势变化及相关经济政策发生变动,或境外子公司因信息获取渠道未能通畅有效,可能对经营情况产生影响。 5、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投产后,将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绩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计划能否按时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存在着一定不确定性。虽然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工程方案等方面经过缜密分析,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因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投资成本发生变化而引致的风险;同时,竞争对手的发展、产品价格的变动、市场容量的变化、新的替代产品的出现、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以及销售渠道、营销力量的配套等因素也会对项目的投资回报和公司的预期收益产生影响。 6、市场及行业风险 公司是国内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报告期内出口量和出口额稳居行业前列。公司以中国深圳为管理中心,在中国大陆、欧洲、香港、越南、印度、美国拥有制造基地或销售服务中心,通过销售服务中心及经销商的销售网络,分销网络遍布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主要合作伙伴有施耐德集团(SCHNEIDERELECTRIC)、GPS、伊顿(EATON)、艾默生(EMERSON)、INFORM、SUNLIGHT、科华恒盛、易事特(300376)等。公司国外的竞争对手主要有ENERSYS公司、EXIDE集团、C&D公司,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有光宇国际、南都电源(300068)、江苏双登、天能国际等境内外上市公司,该等公司在总体业务规模、资金实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强优势。近几年来公司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如果公司未来在新产品或技术的开发、销售网络构建等方面不能有效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难以保持快速增长,甚至失去已有的市场份额。 7、公司规模扩大及新业务拓展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目前在全球已拥有多家子公司,同时新业务拓展不断加速,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经营模式的变化和并购子公司的不断增加,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更趋复杂,公司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对经营团队的管理水平、风险防控能力、反应速度、资源整合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形成挑战,对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尽管公司目前管理层配置合理,经验丰富,但如果公司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和管理,将对公司的高速发展形成一定风险。对此,公司在管理上围绕业务线建立事业部,实施内部结算和考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授权体系及内部审计监察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及职责明确,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各业务系统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在人力资源上积极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广泛吸纳人才,积极培养和进行后备干部团队建设,对现有薪酬、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制度进行评估和改革,以解决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

关键词:

热点
图片